昭通大搬迁,是一场深刻改变乌蒙山区人民群众命运的壮举。自2018年以来,昭通市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,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,涉及搬迁人数庞大,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,更在区域发展、民族团结、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一、庞大人数的搬迁背景

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,地处乌蒙山区,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。截至2020年底,昭通全市共有贫困人口236.8万人,贫困发生率高达27.6%。为了解决深度贫困问题,昭通市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,将生活在高山峡谷、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区。

1. 搬迁人数

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昭通市共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28个,其中万人以上8个、4万人左右2个、跨县安置人数达7.69万人。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达36.24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群众占10.5%。

2. 搬迁原因

昭通大搬迁的原因主要包括:

  • 地形地貌:乌蒙山区地形复杂,土地贫瘠,资源匮乏,难以支撑人口长期生存。
  • 生态环境: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,导致土地沙化、水源枯竭等问题。
  • 经济发展: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,居民收入低,生活水平难以提高。

二、搬迁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

在搬迁过程中,昭通市面临着诸多挑战:

1. 挑战

  • 搬迁安置点的选址: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、生态环境、基础设施等因素。
  • 搬迁群众的就业:搬迁后,群众需要找到新的就业机会,实现稳定收入。
  • 搬迁后的后续扶持:包括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。

2. 应对措施

  • 科学选址:昭通市在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、生态环境等因素,确保安置点安全、适宜居住。
  • 就业扶持:通过开展技能培训、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,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业。
  • 后续扶持:完善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,提高搬迁群众的生活水平。

三、搬迁带来的深远影响

昭通大搬迁在区域发展、民族团结、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:

1. 区域发展

  • 产业结构调整:搬迁后,当地政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。
  • 基础设施建设:搬迁过程中,新建了一批道路、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,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。

2. 民族团结

  • 共居共学:各民族群众在安置点共居共学,增进了相互了解,促进了民族团结。
  • 共同发展: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当地经济建设,实现了共同发展。

3. 生态环境

  • 生态保护:搬迁过程中,政府严格控制搬迁规模,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。
  • 可持续发展:搬迁后,当地政府鼓励群众发展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等产业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昭通大搬迁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,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,更在区域发展、民族团结、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昭通市将继续巩固搬迁成果,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